至聖先師孔子
相信大家應該對他的名字很熟悉但對他本人超陌生年代國籍弟子幾位可能回答不出來(那是你好嗎)
沒關係危機百科讓大家的記憶填起來──
孔丘(約前551年-約前479年),子姓後裔,孔氏,名丘[1],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生於魯國陬邑,祖先為宋國人,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學家,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為儒家的創始人[2][3][4]。而孔子儒家的德性論五行思想(仁義禮智信)對鄰近地區,如:朝鮮半島、琉球、日本、越南、東南亞等地區有著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也被稱爲儒家文化圈。 ──維基百科
看完孔子大大的基本資料後再來看他眾多弟子的摘錄介紹──
據《史記》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稱「七十二賢人」。 孔子有十位傑出弟子,號稱孔門四科十哲。
I.德行科:
II.言語科:
III.文學科:
IV.政事科:
V.其他:
總之,選了那三位得意弟子來捏
三千還七十二弟子什麼的就饒過我吧──反正除以三都能整除(啥鬼)
話說我研究百科上的大概出生年份後訂出了一個完美(?)年齡表
孔丘(仲尼)48歲時,
仲由(子路)正39歲,
顏回(子淵)正18歲,
端木賜(子貢)17歲。
沒錯,是年上大叔被年下欺負的歡樂後宮傳RRR!
雖說是角色架空,我仍憑著歷史紀錄捏角,比較有記憶性和聯想,
創作過程中還拜讀了論語……
但內容超級正經八百的啊啊、不過孔子有時意外的幽默
最喜歡子貢去問孔子看法那幾段:
《公冶長篇》
子貢說:「我不願被迫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情,我也不願強迫別人去做。」孔子說:「子貢啊,這不是你能做到的。」
《公冶長篇》
子貢問:「我怎樣?」孔子說:「你啊,象器皿一樣,衹有一種用途。」問:「什麽器皿?」答:「璉瑚。」
【名稱】:瑚璉之器
【拼音】:hú liǎn zhī qì
【釋義】:瑚璉: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璉”。比喻人特別有才能,可以擔當大任。 ──實用查詢大全
《先進篇》
子貢問:「子張與子夏誰能幹些?」孔子說:「子張做事總是過頭,子夏總是差點火候。」說:「那麽是子張強些嘍?」孔子說:「過頭和差點一樣。」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個人對角色的解讀是──
子貢很想得到孔子的好評,還滿常請教孔子對大小事的看法
即使他努力當做好人,但老師本人卻不完全滿意他
相較之下顏回深得孔子心
我看來看去也不懂點是什麼(表情錯)(需要國文系支援)
顏回:(面無表情)
子貢的眼裡的顏回:(哼哈哈哈我惦惦吃三碗公)
子貢:你……
孔子:(盯)
子貢:……是,子貢受教了。(咬牙)
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子路就是默默行動派的角色,
不在意名聲名利,勇猛直言而較少考慮到後果,迂迴的問答可能會讓他黑人問號或會錯意的感覺
論語中他誤會孔子而生氣,孔子急忙發誓解釋那段也很好笑
能讓孔子慌張的就只有他了 吧(因為只讀三個弟子的故事哈哈哈加個吧字稀釋)
既然孔子和我一樣是天秤座(不過有部份文章認為他是九月初出生,所以也可能是處女座),
就大膽設定他懶惰怕麻煩、口是心非外加忽冷忽熱(咦超隨便的啊)
雖說拜孔子為師必須繳交肉乾(束脩,後來又有人說束脩不是肉乾←?)
設定他為素食者,
他拿肉乾其實是要去餵食小動物……
然而大部分學生都以為老師愛吃肉,
直到有次餵食被__發現。
嗯……大家覺得__可能是誰?
(又要叫觀眾想劇情了嗎)
下頁收其他雜圖